English

本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

1999-12-1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密立根(1868—1953)美国物理学家

192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1910年至1917年,应用带电油滴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的方法(油滴实验),精确测定电子的电荷,从而确定了电荷的不连续性。1916年曾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公式,并测定普朗克常量。由于上述工作,他荣获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塞格巴恩(1886—1978)瑞典物理学家

192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隆德大学博士,曾任隆德、乌普萨拉、斯德哥尔摩等大学教授。主要研究X射线和光谱学。他从研究K—辐射开始,发现了其他许多光谱线,他证明了K辐射与L辐射是存在的,发现了称为M辐射的新谱线系,1924年,他与人合作,用三棱镜演示了X射线的折射,进一步证实了X射线是短波电磁辐射的观点。由于在X射线光谱学方面的研究和贡献,他获得了192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弗兰克(1882—1964)美国物理学家

192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柏林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柏林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教授。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电子与原子碰撞规律的研究与发现。1914年,他与赫兹合作进行电子流撞击汞原子的实验,证实玻尔提出的原子的量子化模型,由此,与赫兹共享了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赫兹(1887—1975)德国物理学家

192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柏林大学博士,曾任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教授。他因与弗兰克一起发现电子和原子的碰撞规律而共获192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佩兰(1870—1942)法国物理学家

192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学院理学院,巴黎大学教授。他于1895年确定阴极射线是带负电荷的粒子,1908年前后致力于研究确定胶体粒子对抗地心引力而在液体中保持悬浮的方式。通过观察这些粒子的沉积方式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布朗运动公式。他因研究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从而证实了物质的原子性,获得192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康普顿(1892—1962)美国物理学家

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教授。1920年,他把来自铝靶的X射线投射到石墨上以观测被散射后的X射线,发现其中包括两种不同频率的成份,1923年,他提出了这种现象是由光量子和电子的相互碰撞引起的解释,把这项研究成果称为“康普顿效应”,这一重大发现成了发展量子物理学的核心。由于“康普顿效应”的发现及其理论解释,他与英国科学家威尔逊分享了192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威尔逊(1869—1959)英国实验物理学家

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剑桥大学教授。威尔逊为了使粒子运动的轨迹处于可见状态,并能拍摄成照片,于1911年发明了“威尔逊云雾室”。这一贡献使科学家们对于放射线、X射线、宇宙射线和核能运动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是早期基本粒子研究的不可缺少的武器。因此他同康普顿共同获得了192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理查森(1879—1959)英国物理学家

192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毕业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教授。理查森是热离子学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电子发射对温度的依赖关系,这一发现被称为“理查森定律”,“理查森”定律的发现为以后的无线电、电话、电视和x射线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以上贡献,他获得了192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德布罗意(1892—1960)法国物理学家

192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黎大学博士,巴黎大学教授。德布罗意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在理论上经过研究、推理,提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他认为实物粒子应该同时具有波动特征,并提出建议通过电子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